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蜀都之光 礼迎八方

2023-07-29 00:43:43 来源:锦观新闻

金沙石磬跨越千年再次响彻蓉城,川剧变脸惊艳八方来客,“辣椒”火热感染四海宾朋……今晚,伴随着璀璨烟花闪耀苍穹,大运会正式进入“成都时间”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中,天府文化频频亮相,向世界展示了天府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迷人魅力。

古蜀礼器奏响友谊之歌

“咚……咚……”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中,伴随着厚重悠长的石磬之声响起,文体表演拉开了序幕。年轻的天地使者极目眺望,目光穿越千年岁月,星汉流转,日月不息。青春追梦者遨游天宇,漂浮升腾,以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上下求索,向光飞翔。

开幕式现场被敲响的这方石磬,其原型是来自距今3000多年的商周时期。2006年,金沙石磬在成都金沙遗址“重见天日”,长109厘米、宽57厘米、厚4厘米,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商周时期石磬中,体量最大的一件,至今仍可敲击发音,其音质纯美悦耳。

磬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古老的打击乐器和礼器,古蜀先民在生产实践中偶然发现石制工具碰撞时能发出悦耳的声音,随后便用来为乐舞伴奏,磬随之诞生。亮相于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的这件石磬,体现了古蜀王国祭祀活动的隆重与庄严,也使蜀地“未有礼乐”的认识成为过去。

“礼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优秀品格。如今,成都大运会以古蜀礼器奏响友谊之歌,与世界共绘美美与共的灿烂图景。

“辣椒”火热喜迎世界宾客

开幕式现场,一群青春无限,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,他们分别有两个可爱的名字——“小辣椒”与“小青椒”。

其实,“小辣椒”与“小青椒”都是一群来自成都的大学生志愿者。“小辣椒”是运动员入场时的引导员,她们身姿挺拔,笑容灿烂。“小辣椒”的服装以四川辣椒为灵感,颜色以热烈活泼的辣椒红为主色,纹样取自于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所藏的宋代“灯笼锦”,以蜀绣工艺做局部刺绣装饰,款式上的灯笼袖和层叠的短裙彰显青年大学生的灵动朝气。

“小青椒”则是成都大运会志愿者的昵称,成都大运会期间,在竞赛场馆、大运村等多个场所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。

为什么以“辣椒”为志愿者命名?16世纪末,辣椒从美洲传入中国,如今,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消费辣椒最多的国家之一。在四川、湖南等地,辣椒已经成为当地人民不可缺少的日常食品之一。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表示:“川菜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我们必须要在开幕式中予以展现。”辣椒,就是川菜标志性要素之一。

成都人离不开辣椒,并将辣椒的火辣内化成了火热的城市气质。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爽朗直率,热情好客,张开双手,欢迎世界友人。

天府文化与世界交流对话

“蜀戏冠天下”,川剧作为天府文化的瑰宝,自然不会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表演。在文体表演中,一群川剧演员踏着激情四射的音乐闪亮登场,他们表演的变脸绝活让外国友人连连惊呼,现场掌声雷动。同时,在地面大屏上,用科技手段制作而成的川剧脸谱与台上的精彩表演互相呼应,将观众带入了欢乐的戏曲世界。

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滋养了辉煌灿烂的巴蜀文明,宝墩遗址、金沙遗址、杜甫草堂、武侯祠辉映古今;一大批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,司马相如、扬雄、李白、杜甫、陆游、苏轼等为成都所著的壮丽诗篇流芳百世;川剧、川茶、川酒闻名海内外,令人心驰神往……

天府文化,根植于中华文化,涵育于巴蜀文明,在千年传承中历久弥新。如今,在成都大运会的舞台上,天府文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,向世界问好,喜迎八方宾客!
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雅婷 摄影 刘钊 何思田 詹妮 胥瑞可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

标签:

上一篇:绝境重生!中国女足1-0海地女足获首胜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相关阅读
猜你喜欢
精彩推送
社科